新闻资讯

1921→2021,前方到站,嘉兴!

发布日期:2021.06.28 阅读量:1145 分享

· 导言 ·

2021年6月25日,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喜庆时刻,一座跨越百年的红色地标——嘉兴火车站,在历经1年改造提升后正式启用,迎来首发的“南湖·1921”红色旅游列车。

59ae053499e862c1857971b24b243784.jpg

△ 嘉兴1921火车站站房

受嘉兴市南湖城投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委托,蓝城乐居负责1921火车站站房室内展陈项目咨询服务工作。

12256757de4550048be61b9ed923af3d.jpg

△ 1921火车站站房顺利竣工

c317662fa6d8ca5031c42d6285ae7bbe.jpg

△ 站房内部实景

 

 

《嘉兴日报》刊文《1921→2021,前方到站,嘉兴!》:

 

  2021年6月25日,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喜庆时刻,一座跨越百年的红色地标——嘉兴火车站,在历经1年改造提升后正式启用,迎来首发的“南湖·1921”红色旅游列车。

  时光回溯百年,1921年夏天,也是嘉兴站,有幸迎来从上海坐火车抵达的中共一大代表,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两个画面跨越时空叠映在一起,充满历史张力。

  跨世纪的波澜壮阔,在百年前埋下伏笔;新时代的惊艳蝶变,则在一年前悄然开启。2020年6月,作为嘉兴“百年百项”重大项目和标志工程,嘉兴火车站区域提升改造工程开始施工。顶尖设计,超高难度,保质保量,一年完成!一年来,嘉兴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统筹指挥,各参建单位勇猛精进、顽强拼搏,各有关方面协同攻关,精益求精,共同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历史与未来,在这里精彩对话。

  初心与匠心,在这里砥砺奋发。

  速度与激情,在这里演绎传奇。

  当一座火车站的故事与一个大国、一个大党命运交织,故事里的所有细节都暗含着时代深意,涌动着磅礴力量!

 

  谋深虑远——

  在“森林中的火车站”,镌刻为民初心

  【关键数】从1到100

  “我几天前就买好票了!6月25日最早一趟车从上海出发,7点半就到嘉兴站!”昨天,上海师范大学教师岳钦韬说话间难掩兴奋。作为在上海多年的嘉兴人,他十多年通勤往返,对嘉兴站感情深厚。听说闭站改造1年的嘉兴站即将启用,他迫不及待想看它惊艳亮相。

  翘首以盼!岳钦韬说,嘉兴人早就盼着火车站改头换面了。这一年来,每次看到通宵达旦施工的场面,看着“森林中的火车站”一步步变成现实,他倍感欣慰,更由衷感佩建设者们。

  改造呼声由来已久。原来的嘉兴火车站1995年建成,按最高日均发送旅客2500人次设计,但2019年日均发送量已超1万人次,4000平方米的站房拥挤嘈杂,设施老化陈旧,越来越无法满足需要。周边环境也差,交通拥堵,与城市发展不相协调,亟待提升品质。

  民心所盼,政之所向。“它首先是个重大民生工程,出发点是为了改善民生。”市委书记张兵说。与此同时,这还是庆祝建党百年的必然要求。这里是新时代“重走一大路”的重要节点,“改造提升嘉兴百年老站,既是对百年光辉岁月的缅怀和致敬,更是嘉兴面向第二个百年、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标志。这寄托着人民群众对党的深厚感情,也是嘉兴应有的政治担当。”

  嘉兴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改造提升!必须引入一流设计团队、一流施工单位,奋力打造彰显嘉兴华丽蝶变的百年精品和典范工程!

  “一个城站引领一个方向”“一个契机带来一个跨越”,面对这样的大局意识和前沿眼光,什么样的设计方案才能不负期待?

  以高标准严要求反复比选,最终,MAD创始人、著名建筑设计师马岩松以其世界眼光创造性地提出打造国内首个“森林中的火车站”,这个生机勃勃的创意打动了所有人。

  这是怎样一座“森林中的火车站”呢?

  如今,奇思妙想已变成现实,以其开放亲民的姿态欢迎人们去一探究竟。

  它敬畏历史,传承文化。

  MAD设计中的一大亮点就是1:1复建1921老站房。走进火车站北广场,古色古香的青红砖老站房迎面居中,刹那间让人梦回1921;新站房则通过下沉降低高度,“漂浮”的屋顶在两翼舒展。建筑静默无言却充满时空张力,让历史、当下与未来对话。

  它生态绿色,以人为本。

  走进嘉兴站,你会发现身处林中,广场上郁郁葱葱,玻璃幕墙映出婆娑绿影,火车仿佛在森林中穿行,这在众多火车站中当是独一无二的体验!

  “我当时看到火车站就在南湖和人民公园边上,就想着在生态环境这么好的空间里建一个火车站,它一定要融于自然环境,必须是绿色的、生态的、亲民的。”马岩松告诉记者。

  怎样在繁华市中心,神奇地打造35.4公顷城市绿洲?古典园林的“借景”智慧在这里得到巧妙运用。人民公园几千棵树全部保留,与火车站打通,让公园绿地成为火车站的广场,开放给市民共享。南广场的建筑屋顶则建成大片环绕绿坡,成为时尚惬意的休闲场所。

  绿色还体现在低碳可持续的理念上,新站房屋顶铺装了1.2万块光伏组件,预计年发电量11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碳排放1000吨。同样,亲民还体现在各种人性化细节上。比如全下沉式站房让旅客不用再拎着行李上上下下;全明玻璃窗让站房引入充足自然光;吊顶采用吸音材料,让火车站不再吵吵闹闹。

  它现代时尚,面向未来。

  站在宽敞明亮的乳白色候车厅,回头透过巨大玻璃窗看到的是致敬历史的1921老站房,面前则是通向未来的时光隧道。南广场上七个玉玦造型的建筑,灵感来自7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造型又极具未来感。事实上,整个火车站的设施建设、交通组织都是现代化的。整个区域品质提升,重新梳理规划交通组织,让城东路下穿,地下一层接入现代有轨电车,实现有轨电车、公交零换乘。

  它突破条条框框,颠覆传统火车站的惯性思维,试着开创一种未来城市公共建筑的新模式。

  “嘉兴火车站将变成一个日常的、艺术性的、开放的绿色空间。它不再只有单一的交通功能,而是以混合功能最大可能地满足人的需求。”即使对于以创新著称的马岩松而言,嘉兴火车站仍被他视为颠覆性的代表作,他在自己设计的这第一个火车站项目里,创造了众多国内之最:首个“森林中的火车站”,第一个站房内引入大型乔木……

  还有一个“最”——“全国最低矮的火车站”,马岩松笑称,这是他第一次把城市最重要的门户建筑“消解”了。相较于很多地方火车站追求恢宏、高大,嘉兴火车站反倒特意让站房下沉,更追求人性化、小而美。

  设计师的新颖创意难,更难上加难的是,这样一个“天马行空”的创意,为何能在嘉兴切实落地?不仅设计方案被采纳,嘉兴还开创了一种“设计师驻场制度”,让MAD、中铁四院、同济设计集团的设计师驻场办公、一线协调,全过程严控品质、把关风貌,让好的设计真正得到完美呈现。

  “只要真正为老百姓谋福利、符合人民群众意愿,我们就会支持!就有拍板的底气!”城市决策者如是说。尊重历史、城市更新、绿色低碳、智慧人性,共同的理念追求,让一种前沿建筑理念与一个城市的为民情怀同频共振,产生了绝妙化学反应。

  中共一大在红船召开之时,就把人民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之上。建党百年之际,红船起航地嘉兴在重大工程建设中也深深镌刻着为民初心。从1到100,这座城、这个国家早已发生沧桑巨变,而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勇猛精进——

  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里,砥砺红船精神

  【关键数】1分钟 VS 1年

  “森林中的火车站”令人无限向往,然而,一年建成这样的“超级工程”,工期异常紧张,任务格外艰巨。

  “最初接到任务时,我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建八局嘉兴火车站项目经理姚士帅坦言,他在建筑行业14年,从没做过工期这么紧的项目,压力非常大。

  极限工期之外,工程难度之大前所未有!

  MAD的设计采用大量异形、曲面、玻璃幕墙,大量采用新材料、新工艺,都对施工提出了高难度挑战。而且这是火车站整个区域的有机更新,涉及建筑、园林、古建、结构、幕墙等20多个专业,“除了机场专业以外全部都有,平常花10年、做五六个大项目才会遇到这么多问题!”

  现场协调之难更前所未有!

  据嘉服集团总经理姜铭恩介绍,3家设计单位、3家施工单位、3家监理单位、20多个专业相互配合,地方与铁路方面沟通协调,高峰时5000多人同时作业,多项施工交叉进行,特别是这里地处市中心,空间狭小,内部没有交通组织,没有堆场,沟通协调千头万绪,极其困难!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何变成可能?

  对于嘉兴市委市政府来说,这是一次系统决策指挥、统筹管理的大考。

  “这么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建立系统化推进机制。”市委书记张兵要求,要牢记百年使命、汇聚百倍合力、打造百分工程。嘉兴创新建立四方面十二大机制,实现战有章法,紧而有序、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

  比如领导联系机制。张兵直接挂帅,亲自统筹谋划、指挥协调,先后多次到现场听汇报、解难题,做攻坚动员,慰问一线工人。相关市领导联系项目,每周召开例会协调解决问题,整个项目施工期间解决近百个重难点问题。

  再比如部门联动机制,市级层面专门成立工程建设指挥部,全市各地各部门全力支持项目建设,形成全市“一盘棋”;路地协调推进机制,使地方与铁路畅通沟通渠道。所有管理人员下沉一线,问题一线处理,当日事当日毕。24小时巡查机制守牢安全底线,党建引领、立功竞赛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对于工程建设者来说,要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如此重大工程,更是严峻考验。

  一路与时间赛跑——

  中建八局、中铁四局、中铁建工,三支南征北战的建设铁军在嘉兴火速集结,从讲政治、讲大局出发,选配最强力量投入战斗,强化支持保障,尽锐出战,使命必达!

  地下工程庞大复杂,深基坑施工要挖150万方土,按正常速度要挖3个月,施工单位火速从苏浙沪调集人员、设备、车辆,360台设备同时施工,各网格比拼作业,大大缩短工期。

  施工期间火车一直正常运行,每天开行160对列车,高峰时期十几分钟一班车,给站场施工造成极大困难,尤其是在铁轨下面开挖5条下穿通道,更像走钢丝般挑战极限。施工单位全部在半夜11时至凌晨两三点的封锁“天窗点”内施工。深夜,城市早已入睡,这里却灯火通明、火花四溅、鏖战正酣,建设者们紧张忙碌地封锁、断轨、拆除、拨接……把每项任务精确到分钟,确保每个环节完美无误!

  倒计时就是冲锋号!施工作业环环相扣,为了给后续施工创造条件,所有人五加二、白加黑、晴加雨,连续几个月24小时轮班作业,三班倒不行就四班倒,众志成城打响一场场攻坚战!

  一路与困难作战——

  场地狭小,交通组织难,于是大车转小车、小车加人力,硬是一起咬牙完成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用钢超过8.5万吨、70万多方混凝土、150万方土的惊人工作量。

  梅雨时节,建设者们长期泡在泥泞工地里,黝黑的脸上分不清是雨水、汗水还是泥水;炎炎酷暑,工人们暴晒在日头下,坐在滚烫的钢梁上把无数螺栓一一焊接牢固;寒冬腊月,建设者全体留在工地过春节,每天从早到晚爬上爬下,分秒必争奋力作业。

  还有一个个知名或不知名的建设者:他,将年迈的父母托付给别人,在项目组泡面加上行军床,一干就是一年;他,在孩子的呼唤声里决然转身,为了早一天也好,戴上头盔就化身义无反顾的钢铁战士;他,昼夜泡在工地连轴转,连千里迢迢赶来的新婚妻子都见不上面;他,在雨水泥泞中泡了两个月,又黑又瘦的身影带着工友打下7000根工程桩基……

  “抗疫情、战酷暑、斗风雨,不计得失、不辱使命,能在建党百年之际,奋斗在红船起航的地方,我们感觉无上光荣,再苦再累,也要拼尽全力!”中铁四局项目负责人陈全动情地说。

  几千名建设者,360多个日夜,

  只为这城市一个蝶变的梦想!

  工地、脚手架、挖掘机、铁轨、钢梁,

  就是他们拼搏的战场,

  车轮滚滚、机器轰鸣、电钻交响,

  就是他们攻坚的乐章!

  提前7天完成南半场改造,提前1个月完成北半场改造,提前37天完成地下通道施工……参建单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对标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目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施工纪录!

  “嘉兴火车站是我经历过推进最快的项目,而且呈现完美,比预期更好!”马岩松由衷感叹,这次真正见证了红船精神和嘉兴速度,整个团队那种勇猛精进、时不我待的精神,真的了不起!

 

  极端负责——

  在一砖一瓦的极致匠心里,诠释“嘉兴担当”

  【关键数】1毫米与33万平方米

  “工期再紧,也要守牢安全底线;工艺再难,也要守护质量底线!”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有关领导多次到现场调研、督查、慰问,最关注的始终是安全、质量。

  市委书记张兵要求:“迎接建党百年,打造百年精品,必须锚定‘一百分’的目标追求,干出最优效果。”

  复建1921老站房是重点,也是难点。

  “1:1复建老站房,其意义远远超过建筑本身,这其实成了整个火车站片区的一个精神核心。”设计者说。

  然而,年代久远的老站房只有几张模糊的老照片,如何真实还原?古建、园林、材料专家齐心协力,从大量历史资料中寻找线索,从尺度、材料、风貌上完美复刻。建设者们还独具匠心,取南湖湖心泥为原料,用嘉善干窑的千年炉火烧制青红砖,并篆刻“建党百年·2021”字样。

  “砖都是手工制作的,21万块青红砖全部由人工挑选、打磨,保证每块砖的颜色、尺寸、形状相近。”中铁建工嘉兴火车站项目总工张富祥说。

  为了保证美观和复原度,施工单位请来最好的老工匠,采用独特的砂浆比例和高超的砌砖技术施工。“所有灰缝都保持在8毫米,使每一层砖面齐整有序。”张富祥说。最罕见的是,泥工像织布机一样从水平、垂直两个方向拉满密密麻麻的校准线,确保每块砖精确到位,这是真正的“慢工细活”。有时因为一块砖的误差,可能整个上午砌的砖都得拆掉返工。

  新站房的吊顶施工,也是工程一大难点。

  吊顶采用新型的穿孔复合阳极氧化铝板,由于全是极简双曲面造型,每块铝板都由电脑建模、手工拼装。为了吸音降噪,1块7平方米的铝板上要打上万个吸音孔。“每个孔径1.2毫米,拼接缝1毫米都不能错,才能保证曲面平滑、严丝合缝。”中铁建工项目经理凡靠平说。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吊顶负责人刘文海带领团队从全国比选材料供应商,前后花了3个月现场反复测试打样30多次,才最终确定超高精度施工方案。而中铁建工在施工各环节反复送样1000多次。在刘文海看来,这就是一种极致的工匠美!

  玻璃幕墙上最大的玻璃5米乘9米,安装误差必须控制在几毫米。重达几吨的大块头吊装困难,稍不注意整块玻璃就废掉……

  33万平方米的建筑体量,精确到毫米的极致匠心,反差对比如此强烈!

  以匠心致初心,这样的极致追求还体现在各个环节。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做深化设计,20多个专业100多位工程师密切配合,在每个细节处“死磕”。玉玦的圆环结构怎么实现,极简外立面上空调机怎么藏起来,屋顶上怎么种草种大树……“每个人都拿出最专业和诚恳的心,把事情做到最好最细!”项目负责人姜都说。

  对于中铁四院嘉兴项目负责人田聪来说,最头疼的是各种新颖设计跟铁路传统思维的激烈碰撞。传统火车站广场不允许种树,现在却要打造森林;传统候车室显示大屏四四方方,这里却要定制曲面屏;其他火车站都是统一的标识标牌,这里全部采用新版式新工艺……为此,中铁四院一次次沟通突破,一次次全力让创新落地,最终在行业系统内开创多项“第一”。“我深深感受到嘉兴时时处处体现着首创、奋斗、奉献的红船精神!”田聪由衷感叹,红船旁的百年火车站以创新和匠心成就新时代行业标杆。

  无可比拟的政治优势,舍我其谁的实干担当,汇聚起磅礴力量!

  红船精神的砥砺激荡,勇猛精进的拼搏攻坚,创造着嘉兴速度!

  一砖一瓦的极致用心,止于至善的工匠精神,精研出百年精品!

  家国情怀、世界眼光、审美情趣、工匠精神、极端负责——嘉兴这20字城市建设理念,在这精品工程的锻造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汽笛长鸣,一辆时光列车从历史深处隆隆驶来,在嘉兴站驶过百年,无意中将这座火车站的身影拓印在史册之中,映照出一个大国的百年命运、一个大党的百年初心。

  顺着铁轨溯源百年,嘉兴火车站诞生于风雨飘摇的旧中国,也曾在军阀混战中艰难求生,在日寇铁蹄下遭受苦难,然而,1921年的红色起点终于带它奔向光明——让它在新中国喜获新生,在改革开放中绽放活力,在新时代惊艳蝶变,开启百年新征程!

  从1921到2021,前方到站,嘉兴!这是一个新的百年经典,一座新的传世之作。正式启用的嘉兴火车站,成为新时代“重走一大路”的重要节点、嘉兴人民共建共享的城市客厅,成为标注新时代精神的红色地标。

  从一座火车站,看嘉兴蝶变跃升。在红船起航地,看见美好中国的未来!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杨 洁 迟伟涛

 

 

蓝城乐居集团由宋卫平先生任董事长,中国政府代建事业引领者裘黎明任企业负责人。以轻资产代建业务为核心,下辖设计、咨询、景观、精装、科技、物业、产业运营等多家专业公司,为政府及企业提供以房地产开发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的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

 

我们始终把社会综合效益作为第一目标价值取向,把公司定位为以商业模式运营的社会公益事业。以党建引领,以房产专业助力美好生活,是蓝城乐居的使命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