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媒体聚焦丨《上虞日报》点赞蓝城乐居优社服务的长塘镇项目

发布日期:2021.10.09 阅读量:1415 分享

近日,上虞长塘镇桃园村以文化IP赋能乡村振兴,得到了《上虞日报》的点赞与报道。该项目由蓝城乐居优社提供乡村规划建设与运营服务。

从张西村的“张小西”到桃源村的“嵇小康”,蓝城乐居优社打造文化IP模式成为了赋能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上虞日报》9月28日 头版>>>

 

dd9ba9d796f1e28352e5332d6cb17157.jpg

 

长塘镇桃园村以文化IP赋能乡村振兴

“嵇小康”勾勒共富新愿景

 

本报讯 (记者 龚洁节) 近日,长塘镇桃园村发布首个乡村IP品牌形象——嵇小康,以“尘世外、桃园里”的村庄形象擘画共同富裕的新图景,努力打造乡村振兴先行村主阵地。


e85071ca5d9999a1ca747e875dfe6040.jpg

 

据介绍,“嵇小康”在设计上以魏晋文化为基调,创意融合当下颇流行的二次元文化,同时植入当地竹笋、柿子等特色产业元素。整体形象既有恬淡无欲的岁月静好,也有刚正不阿的竹之意象,还有狂放旷达的侠者义气,更有才华横溢的书生意气。“有了形象代言人利于品牌传播,也丰富了文创商品的产品收益,游客还可以借助IP形象和IP故事获得深度的主题体验。”桃园村党总支书记朱来生表示。

64022ef53357dc2ae2aa366f17abb07e.jpg

“嵇小康”IP文创系列


今年年初,桃园村被列入绍兴市首批“乡村振兴先行村”培育单位,迎来全新发展机遇。他们与浙江蓝城乐居优社公司正式达成运营合作协议,开展专业化乡村运营,并通过打造文化IP,进一步激活乡村底蕴和发展活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引擎。

如何让IP品牌落地,是制造游客核心记忆点的关键。依托“一街一园一景区,有食有酒有人家”这一核心理念,结合该村生态农业资源,项目运营团队设计规划了生活街、桃淘乐园、桃花源生态旅游景区、特色果蔬食物、桃花醉系列酒、桃源人家农家乐民宿综合体六大板块,为IP品牌找到了可以落地的空间载体。

在生活街与桃淘乐园之间,一条1.35km的步行游线将两者融合衔接,构建起具有观赏、休闲、吃住、娱乐、运动于一体的桃园村核心游览区域。区域内包含植入式民宿、小微业态、游客中心、党建长廊、百家园、乡村特色空间、精品民宿、竹林慢道、花海体验区、柿柿如意打卡点、萌宠乐园、果蔬大冒险等项目,让该村的每月主题活动精彩纷呈。

文化IP确定后,桃园村的党群服务中心也开始实施立面改造工程,将原建筑改造为人字拱和一斗三升组合的魏晋风格,整合村史馆、便民服务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等功能,并利用桃园“十村二景”的文化典故,对周边景观进行主题改造。富有人文典故的景观串点成线,不仅给村民提供了一个参与文化活动的公共空间,更向外来的客人展现了良好的乡村风貌。

30075a128514b27d889d8b9e4ea70236.jpg

公共服务中心


文化创意思维还渗透进农产品包装。该村推出了“喜柿连连”月饼礼盒,内含四个手工朱红柿月饼和两罐上虞高山翠茗茶。经过巧手包装的农产品,颇具文艺范,展现出别样的文化内涵与创意美感。散发馥郁醇香的朱红柿月饼,也为人们捎去“柿事如意”的祈愿,让独属于这座村庄的美好元素焕发新生。


79c7deff5afdf02a02595feefad1a977.jpg

柿笋系列包装

2021年09月30日《上虞日报》新闻乡镇版>>>

8eb2579004ed3d730d257a9e61af1843.jpg

 

有“文艺范” 更有“真功夫”

长塘镇破圈先行演绎乡村振兴新路径

 

(本报记者 龚洁节)康家湖绿道、山顶驿站、竹海氧吧绿道及游步道等工程高质量推进;桃园村美丽庭院示范带提升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全域美丽新形象有效提升;广陵村与盖北珠海村已达成全区首只易地联建物业经营性项目的协作意向,预计每年实现增收20万元以上……今年以来,长塘镇产业项目动态频频,是该镇投石问路的转型之举。丰富多元的乡村业态,如何通过产业化实现自我造血?当原有的乡村文化被充分挖掘,变靓的村庄如何聚集更多资源要素?近日,记者走村入户,探寻长塘镇乡村振兴的“真功夫”。

有招式 乡村产业找到主心骨

享有“竹笋之乡”美称的长塘镇,以其鲜嫩美味的毛笋、大气磅礴的千亩竹海,吸引着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不少村民的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笋产业的约占近一半。为全方位发展竹笋产业,该镇借助大通电商、淘宝微店等线上平台,让本地竹笋插上“云翅膀”,形成“全域覆盖、产销一体、高效配送、安全可控、闭环运营”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拓展竹笋销售途径,放大本地品牌效应,进一步打通长塘竹笋“产销”最后一公里。

“过去想买品质好的长塘笋必须到当地选购,现在只要手指动一动,快递第二天就能送上门,真的太方便了。”本地美食爱好者孙女士说。自己在长塘的农家乐品尝过当地的全笋宴,随即就在线上下单了自己喜欢的鲜笋产品。据悉,自6月份上线以来,长塘夏秋季扁笋网上销量已达3000余箱,目前销售供不应求,实实在在地丰富了本地及周边地区市民的菜篮子。

拓展销售途径是其一,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是第二招。前不久,长塘镇推出“喜柿连连”月饼礼盒,内含四个手工朱红柿月饼和两罐上虞高山翠茗茶。经过巧手包装,农产品展现出别样的文化内涵与创意美感。散发馥郁醇香的朱红柿月饼,也为人们捎去“柿事如意”的祈愿,让独属于这方土地的美好元素焕发新生。

“农产品‘换装’成了抢手货。”来自崧厦街道的游客叶华告诉记者,她第一眼看到这个礼盒就被深深吸引,立刻下单买了两盒。没想到月饼礼盒广受亲朋好友的喜爱,当她准备回购时,发现礼盒已经抢购一空。

有套路 文化IP带来新流量

作为绍兴市首批“乡村振兴先行村”培育单位,桃园村今年迎来了全新发展机遇,在与浙江蓝城乐居优社公司签订运营合作协议后,全面启动专业化乡村运营,并通过打造文化IP,进一步激活乡村底蕴和发展活力,打造“尘世外、桃园里”的村庄形象。

“乡村振兴,得有风貌、有韵味、有颜值、有气质,除了入眼的景观,更要有走心的文化。”桃园村党总支书记朱来生表示,单纯的艺术改造乡村,在后期容易出现动能不足的问题。因此在项目设计之初,他们就朝着“整村IP化”打造,将文化IP运用到村庄改造提升、产业植入等各个环节。

“嵇小康”是桃园村新推出的IP品牌形象,在设计上以魏晋时期的嵇康文化为基础,创意融合当下颇流行的二次元文化,同时植入当地竹笋、柿子等特色产业元素。围绕这一IP,该村衍生出书签、杯垫、手机壳、笔记本、文化衫等众多文创商品。

同时,村党群服务中心也被改造为人字拱和一斗三升组合的魏晋风格,整合了村史馆、便民服务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等功能,并利用桃园“十村二景”的文化典故,对周边景观进行主题改造。富有人文典故的景观串点成线,不仅给村民提供了一个参与文化活动的公共空间,更向外来的客人展现了良好的乡村风貌。传统传承月、仲夏亲子节、桃园丰收趴、鲜果乐淘淘……精彩纷呈的系列活动也让游客有了深度的主题体验。

造景、引流、赋能,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下,桃园村以IP品牌为引领,吹响了建设号角,形成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的乡村业态,衍生出“乡村振兴”实践中的桃园经验。


>>>

2021年10月9日《上虞日报》新闻综合版报道了长塘镇桃源村“金秋乐游季”的红火场面,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下,桃园村吹响了建设的号角。

c7c13990cf821cfd09e5a60c4b485108.jpg

 

花田趣事多 乡村受追捧

长塘镇桃源村开启“金秋乐游季”

 

 

本报讯 (记者 龚洁节) 长塘镇桃园村的秋天,不止五谷丰登、瓜果飘香,还有时髦野奢的“花”样玩法。10月以来,该村按照“尘世外·桃园里”的品牌定位,开展了花海露营、艺术写生、疗愈休闲、郊野漫步等体验活动,成为众多家庭游客“慢生活”的首选地。沐浴在和风与田野中,头顶是繁星点缀,耳边是音乐回响,无不在述说着桃园村的无限美好,一幅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正在这里铺展开来。

 

帐篷营地是桃园村“十一”期间的热门地。竹林、花海、小溪涧,露营、野餐、游乐场,游客们告别城市喧哗,远离茫茫人海,隐入令人神往的“天然氧吧”,在青山绿水中养眼、养神、养肺。来自上海的丁大伟一家,提前半个月就预订好了一顶帐篷,趁着国庆假期来此露营度假。宿于山野、伴着星光入眠,对于他们一家人来说都是一次新奇的体验。“这样的方式更有趣,乡村的天空很干净,我们很喜欢空气中这种自然的味道。”丁大伟说,桃园村保持着原生态的自然风貌与历史文化遗迹,无论是美景,还是民风,都令人沉醉流连,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了上虞乡村振兴的独特魅力。

 

除了花海露营,村内的民宿生意也是红红火火。“绍兴山居”是桃园村一家具有康养服务特色的民宿。国庆期间,来自宁波、上海、杭州等地的游客纷纷来此住宿游玩,13间客房早早就被预订一空。挖笋赏花、小溪摸鱼、草坪烧烤、漫步古道、把酒品茗、参观藏品……丰富多彩的游乐项目受到了出游人群的热情追捧,也让该民宿的客流量创下新高。

 

此外,村庄运营团队围绕十月“鲜果乐淘淘”的主题,深入挖掘嵇康文化、竹茶文化特色优势资源,策划了田野定向寻宝、多彩果蔬、采摘柿子、竹林听琴等活动,吸纳更多外来游客,形成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的乡村业态。

 

造景、引流、赋能,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下,桃园村吹响了建设号角,加快推进百忠公园党建教育基地、村公共服务中心提升、桃园里生活街、桃淘乐园、美丽庭院示范带提升等工程,综合性打造河湖、竹海、花海、庭院等“美丽篇章”,奏响了“全域旅游”新乐章。

 

>>>>>>

蓝城乐居通过组织专业力量以城市社区的管理服务理念来服务乡村,在杭州、绍兴、丽水等地试行着乡村振兴的服务思路。发挥企业的运营优势,依托政府的乡建投入,在帮助乡村提升环境的同时,建立村庄自身的良性运营体系,让乡村经济自发力、可持续。在全省促进共同富裕大行动下,促进城乡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