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浙商》封面人物丨裘黎明:37年匠心如磐,筑就城乡“好房子”

发布日期:2025.07.13 阅读量:13 分享

经济奔涌向前的时代浪潮里,总有一些人不改“四千精神”本色,以新质生产力突破旧商业格局;总有一些人不为一时一事所惑,以非凡韧性坚守长期主义。在《浙商》杂志发布的“2025浙商新领军者”中,有人深耕AI,为传统美业注入数字基因;有人匠心如磐,照亮千万家庭的安居梦想;有人跨越山海而来,在之江大地锻造新能源智造生态……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新一代浙商的智慧与担当。本期推出第二篇——裘黎明:37年匠心如磐,筑就城乡“好房子”。“保障房不是‘将就房’,而是千万家庭的‘安心巢’。”蓝城集团副总裁、蓝城乐居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乐集团”)董事长裘黎明说。深耕建筑领域37年,他带领团队秉承绿城创始人、蓝城董事长宋卫平“为更多人造更多好房子”的理想初心,全力发展蓝城、绿城政府代建事业,助力“代建第一股”绿城管理上市,以超过8000万平方米的代建业绩,被誉为“政府代建事业引领者”。

一、跨越14年的品质坚守

自2011年起,裘黎明作为蓝城、绿城政府代建事业板块负责人,带领团队实现了从杭州到浙江,从保障房建设工程代建到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代建开发、再到后期物业运营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十余年间,代建规模从小到大,成为如今的引领者,他将保障房建设提升至“好房子”标准,为行业树立了新标杆。2014年,蓝城首倡保障房建设“因需设计”的产品理念,得到住建部与浙江省住建厅的高度认可。裘黎明强调:“从安置房项目伊始,我们就坚持深入调研原住户需求,用心规划设计。因为这不只是建造物理空间,更关乎精神家园的重建。当原住户从曾经的独门独院迁入高层住宅时,我们要充分考虑他们原有的生活习惯,帮助他们在新环境下适应、融入与认同,找到乡愁和归属感。”在深耕传统产品优势的同时,蓝乐集团始终保持着对居住者需求演变的敏锐洞察,双轨并行既保障了成熟产品体系的稳定输出,又能精准服务当代居住者的需求。在具体实践中,蓝乐集团严格遵循宋卫平先生“细节决定品质”的要求,多年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管控标准,涵盖样板管理体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等,始终保持蓝城、绿城体系内第三方品质评估成绩第一名。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最终转化为显著的市场价值,他们代建的安置房在二手房市场普遍呈现“售价高”等特点。这一市场表现引起了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2024年,全国各地住建厅的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工作负责人,住建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人及有关专家专程来到其代建和物业服务的项目杭州孔家埭和府,开展实地考察、交流。蓝乐集团的一线实践,为“什么是好房子”提供了生动注解,更坚定了管理团队“让每个代建项目都成为好房子样板”的信心与决心。

二、从建造者到城乡有机更新服务商

作为蓝乐集团的掌舵人,裘黎明始终将提供全过程代建服务和社区运营服务、探索房地产新发展模式作为企业使命。近年来,为推动政府代建服务更高质量发展,裘黎明推动成立了覆盖设计咨询、景观、精装、科技应用、物业管理、乡村振兴等领域的专业公司集群,设立了企业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和千万未来乡创学院,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知识创新生态。这种系统性布局很快显现成效,斩获多项大奖——2024年,蓝乐集团跻身“中国房地产代建企业TOP5”,品牌价值突破350亿元。在专业能力建设方面,蓝乐集团与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及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等十余家国内知名院校及专业机构深度合作。旗下乐居学院通过培训共建联合学院、乐居大讲堂、定向专班、专题交流、主题分享等形式,面向政府部门、项目委托方及行业合作方,持续分享知识,为行业做贡献。2021年,裘黎明主编《未来社区建设与运营实践探索》,为全省未来社区探索提供了理论研究参考;2022年,蓝乐集团参与修订《浙江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开创性地明确了代建单位的主体责任,进一步推动了“代建制”发展和完善;今年,蓝乐集团参与编制的“四好建设”系列标准之《好小区技术导则》《好社区技术导则》发布试行。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裘黎明从“重塑品牌、体系革命、文化传承”三个方面着手突破——放大蓝城政府代建“品质高于商品房”的核心优势,通过多种渠道重塑品牌;狠抓品质建设,推进管理体系化、标准化进程,同时前瞻性布局保障房产品的更新迭代;在队伍建设上,深度传承蓝城文化,坚持“师徒制”培养方式,推行“有作为才有地位”“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用人制度,激发团队内生动力。如今的蓝乐集团,已从单纯的建造者升级为“城乡有机更新服务商”。在杭州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团队迎难而上,攻克加装电梯、适老化改造、屋顶菜园等复杂难题。深耕行业三十七载,匠心始终如一。裘黎明坚信,代建不是简单地代替政府完成任务,而是用专业能力弥合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我们愿做一盏灯,照亮千万家庭的安居梦想,让城市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