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公司动态
蓝城乐居荣获“2021美好生活城市贡献奖”
发布时间: 2021-07-09

7月8日,蓝城乐居集团荣获由钱江晚报颁发的“2021美好生活城市贡献奖”。

40f5a6293e60696a6cba8251d6cfaf03.jpg

美好生活城市贡献奖.jpeg

蓝城乐居基于对美好生活的认知,秉承宋卫平董事长人文与品质精神,以团队第一品级的营造能力,以价值创造为前提,输出品牌、输出管理、输出资源。

 

自成立以来,团队在多年政府投资项目服务经验的基础上,全力投身于美好人居、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等美好生活价值事业中,服务于房地产代建、城市/农村有机更新、未来社区、未来村庄等建设与服务领域,致力于成为美好生活综合服务商。

 

我们认为,房地产开发代建服务是未来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趋势。房地产会越来越回归居住和生活的本质,从人口红利、土地红利、金融红利进入到未来的管理红利时代。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高品质住宅的需求和愿望日益加强。品牌、产品、服务将成为房地产企业下半场的综合竞争力。

 

 

初心不忘 为更多人造更多好房子

 

宋卫平董事长曾说:“政府建设,是我们回报社会、回报广大民众的一次历史性机遇,是一项可以造福于农民、造福于原住居民、造福于广大百姓的公德事业,是一个尽责任、尽义务的机会。”

 

蓝城乐居始终将代建产品品质置于公司经营的第一位,怀匠心、践匠行、出匠品,坚持要求保障房品质大于等于商品房。在对产品的追求中,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历史与习俗,让建筑回归生活,尊重自然与城市,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为城市创造美丽。

 

在产品设计上,对代建项目进行定制化设计,前期开展调研,专业定位,因需求而设计。过程营造标准化,拥有产品标准、营造标准、交付标准等体系化标准。只为能让百姓感受到高品质的居住体验。在品质管控方面,自参加第三方品质评估历史以来,成绩保持领先。


2fc6213249f9e9ec4cfdd2a357d1a631.jpg06d3c08b44cc0d54c9dd07975c3e8265.jpg7b1934bba70697cc31289ff800152dbe.jpg


在乐居团队的努力下,杭州乃至浙江范围内的保障房逐渐摆脱了过去外观丑、品质差的传统印象,转身迈入内外兼修的品质楼盘之列。不仅为城市的原住民留下一方美好宜居的家园,更让一座城市的风貌与文化在大踏步的城市更新中得以延续。

 

到目前,蓝城乐居在浙江的代建项目总建筑面积累计近700万㎡,工程总投资额近300亿元。

 

a52fe2283ab8fa9540d0b2ac6de8ed69.jpg

△ 蓝城乐居部分在建项目效果图

 

 

先行实践 推动代建行业高质量发展

 

 

自国家出台和鼓励代建制开始,乐居团队便参与其中,坚持创新引领。依托于本身成熟的房地产开发经验,以“代建+”为服务模式,从工程代建、代建+设计、代建+PPP、代建+EPC,到全过程代建开发、全过程工程咨询,再到未来社区物理+数字“双代建”,未来村庄的全周期代建运营模式。蓝城乐居在不断专业服务于政府投资项目的同时,探索与创新服务模式,以让政府投资项目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到目前,浙江各地均已出台代建相关的管理办法,政府投资项目代建服务市场日趋成熟,成为了全国多地向浙江看齐的发展与引领标杆。

 

蓝城乐居始终将蓝城第一品级的产品力,应用于代建的政府保障房项目,同时保持保障房等品类的持续优化和升级。不但要求政府保障房品质大于等于商品房,依托房子,更多考虑了安居百姓的生活服务:为他们注入生活方式的融入设施、生活水平提升的设计改进、精神世界富足的生活服务体系。代建服务的产品业态也覆盖了居住物业(商用住宅、保障住宅),商用物业、公用物业、不良资产盘活等在内的多元物业类型。

 

7bc8fe1fb3952f8a6c22a010d6c2c08f.jpg

△ 蓝城乐居部分在建公建项目效果图

 

 

创新引领 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子

 

在实践的基础上,于2020年成立蓝城乐居研究院和乐居学院,开展代建服务专业理论研究。与浙工大携手成立美好生活研究院,开展美好生活智库与文库的建设,为新时期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先行样板做出实践示范。

 

到目前,已与浙大、同济、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等数十所国内知名院校及专业机构开展合作,主导参与《住建部“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完整居住社区中智慧社区》等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10项,授权专利50余项,编制标准10余项。乐居学院通过培训共建联合学院、乐居大讲堂、定向专班、专题交流、主题分享等形式,向委托方及合作方,持续开展知识分享课程150余次。

 

近几年,蓝城乐居旗下专注乡村运营服务的优社团队先后在浙江杭州、衢州、绍兴、丽水等地结合现代乡旅产业规划,帮带村集体统一培育运营配套商业,植入智慧乡村旅居服务系统,有效地连接了市场,盘活了村集体经济。

 

整合村庄资源与外部赋能,系统性打造乡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让村集体及农户具有持久商业能力的本地化经营机制。可以有效吸引更多企业的科技、资金、人才及乡贤等资源要素进乡村、回农村,形成规模集聚效应,提升发展能级,实现共享发展,走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新路子。

 

87fea17dc3d4644379d227bd2d77e6dc.jpg

△ 蓝城乐居优社乡村振兴运营案例


了解更多
水墩苑:安置房社区文化生活实践的新样板
发布时间: 2021-07-08

回迁安置作为城中村改造提升的关键环节,体现城市发展水平,反映政府治理能力,事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安置房回迁加速,安置房小区的管理和服务已经成为新的重点和难点,诸多问题暴露出来:既有房屋质量及交付后维保问题,也有硬件上配套欠缺,软件上管理服务不到位,建筑立面乱、社区环境差问题,致使原住民百姓认同度、满意度偏低,自住率不高,更不用妄谈乡愁何寄。

 

对于有着天然乡亲乡情纽带的回迁安置房小区,何以让村庄向社区、村民向市民转变的同时保留过往的美好记忆?何以让安置房小区既有外在美又能生活美?何以让原住民百姓对新的家园产生新的获得感与自豪感?何以凝聚乡亲、守望乡情、留住乡愁?

 

这些问题,杭州上城区笕桥街道的水墩社区,通过文化家园主题场馆的打造和运营服务,给出了经过实践检验和百姓认可的答案,树立了安置房社区文化生活实践的新样板,提供了安置房社区营造和服务的新思路。


 

以文化人 文化客厅融合美好生活场景

 

下楼健身房出出汗,小姐妹练练瑜伽,排个舞蹈;闲来读读书,练练书法绘画,听听古筝,看场电影,凑手加入棋局牌局;还能看戏听曲,体验非遗,艾灸、刺绣、剪纸、手作;每天陪孩子游乐园里玩耍;随时组织乡里乡亲聚会;有志趣还可加入联谊会、协会……这些美好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你都不用走出水墩苑小区,就在你家楼下的一个个文化场馆里。

图片

水墩社区文化客厅,以“沁园春”为社区文化品牌,以党群服务驿站建设为依托,因地制宜利用架空层空间,营造了11个文化主题场馆,串联起满足不同对象和需求的社区生活场景,既有百姓日常,也有社区治理;既能个人参与,也有社群活动。

图片

让我们一起走进水墩苑小区的文化主题场馆,感受下水墩居民的幸福生活!


1 涣汗坊

运动之家——自家楼下的健身房。

WX20210714-173230@2x.png

2 惠澜居

妇女之家——心灵书屋、咨询室、休闲区,温暖放松的心灵港湾。

WX20210714-173237@2x.png

3 悠游园

儿童之家——亲子游玩和少儿学习娱乐的文娱乐园。

WX20210714-173244@2x.png

4 聚浙里

邻里坊,邻里之家——邻里沟通、社区交流、精神共建、增进和睦的会客厅,这里让温暖没有距离。

WX20210714-173254@2x.png

5 定波营

退役军人之家,民兵之家——军旅主题风格,服务退役军人,展示老兵风采,管理民兵预备役;老兵聚会好地方。

WX20210714-173306@2x.png

6 荟萃湾

民族文化馆,少数民族之家——展示和体验多民族文化,创造社区多元文化共融、和谐相处的氛围。

WX20210714-173321@2x.png

7 淘沙阁

非遗文化馆,社会组织之家——非遗文化的互动展示、宣传教育和体验交流,让本土非遗文化与文明社区相融合。

WX20210714-173330@2x.png

8 潇湘馆

趣味坊——琴、棋、书、画、茶,都在这里,提高居民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WX20210714-173346@2x.png

9 鸿兰亭

党员之家——社区各支部党员组织生活和议事场馆,温馨、现代、开放,新时代文明党建之家。

WX20210714-173353@2x.png

10 汇心堂

职工之家——谈心吧、职工讲堂、阅读三大功能区,以工会为组织纽带,方便社区职工沟通咨询、学习交流和技能培训。

WX20210714-173400@2x.png

11 泓福馆

评书茶馆,老年之家——戏曲、茶馆、休闲,闲来听听曲儿,老邻居喝茶打牌闲聊,满足老人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

WX20210714-173408@2x.png


11个文化主题场馆,串联的是生活场景,凝聚的是水墩百姓,承载的是乡亲乡情,延续的是共同记忆,留住的是一方乡愁。

 

服务为本 优质服务保障长效文化体验

 

文化客厅营造之初,街道和社区考虑了同一个问题:如何长效保障文化场馆的日常管理和人气旺盛,使之真正成为老百姓家的后花园、公共客厅,助力邻里关系和文化交流?

 

硬件只是基础,规范的机制、到位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才是关键。除了管理部门、相关协会和志愿者的组织参与,物业单位的管理和服务是文化场馆长效运行的基础条件和关键保障。


有人说再高品质的回迁安置房也美不过两三年,说的就是入住后管理差、环境差、服务差。但水墩苑小区回迁安置至今,环境优美,干净整洁,人车分流可让老人安心散步、孩子肆意玩耍,安置小区惯常杂乱的电瓶车在这里自觉规范停放,垃圾堆放老大难问题在这里不见踪迹,所有场馆禁止吸烟,走一圈也看不到个烟头,楼房外立面更没有违规搭建……

9065ea34ac0dadccc96ee99f0b2ab975.jpg


“基础的物业管理必须到位,还要有贴心的生活服务,居民现在才能在这些场馆里舒适地享受文化生活。”蓝城乐居服务的项目经理贾金龙这样讲,“但刚入住阶段也是有很多问题的,对于规范管理要求,有些人不理解,觉得都是这个村回迁的,老的习惯很正常,管理严格没必要。那我们就要用很多方法,该说情理就耐心说情理,该规范的还是必须规范。时间长了,大家都觉得这样好,环境好秩序好服务好,新的习惯也就养成了。”


确实如此。像水墩苑这样的安置房小区,我们不能用传统的物业管理思维来提供管理和服务。物业团队里可以吸纳部分本村的管理者和员工,要有如同村长般贴心周到又能严格负责的项目经理,如同邻家小妹般微笑的客服,如同叔伯般维护秩序的安保,还有隔壁大哥般的专业维保。既能严要求又展现温情,家长里短中就能解决问题。

 

蓝城乐居服务在水墩苑小区就是这样的团队。他们用规范的管理和温情的服务,精心呵护着这个美好家园,让水墩苑越来越焕发光彩,获得了街道社区和水墩居民的高度认可。

d431e89c5fae4e161ea04ab1788e35d2.jpg


邻里坊里跟姐妹排舞蹈的张姐说有了这些场馆下楼就能跳舞,这样的安置小区以前从未想过,印象中安置房就是脏乱差,住着感觉矮人一头,现在亲戚朋友来串门都觉得很自豪;京剧票友王姐觉得有了文化客厅开展活动太方便了,而且活动主题很多,安置房小区比商品房的幸福指数还要高;项目负责人贾经理说今年还有之前住在外面商品房小区又搬回水墩苑的,这里有乡亲乡情,还有丰富的社区文化生活。据他说,水墩苑小区现在口碑传开了,租房很受欢迎,二手房和租房价格都高于周边同类小区。

c47b638131881bca323fc5735eef2baa.jpg

“水墩苑给安置房社区文化生活树立了一个新的样板,也给安置房社区的硬件营造和软性服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蓝城集团副总裁、蓝城乐居集团总裁裘黎明在项目巡查时表示,“未来我们在安置房小区设计和营造时会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这样的社区文化生活和人文关怀要素,做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生活社区,环境优美,住得舒适,精神富足,守望乡情,留住乡愁。”

 

新的水墩苑小区还很年轻,相信在街道社区的领导和物业服务团队的努力下,未来会更加温暖,更加美好。


了解更多
微观张西,从“空心”到“振兴”!
发布时间: 2021-07-06

从衢州市区出发,雨中沿盘山公路一路蜿蜒前行,幽僻的山路,翠绿的竹山,远处,一簇簇瀑布,近处,汇集了雨水的山涧溪流变成了汹涌的山水,波涛声声声入耳。

 

30分钟左右我们抵达了张西村。雨后的张西,云雾缭绕宛若仙境,白墙黛瓦、风情古朴,斑驳青苔仿佛在诉说着古村的历史,静谧的村庄一副桃源胜景。

 


f881eccf84670c6629bcac991dee011b.jpg

6月30日,蓝城集团副总裁、蓝城乐居集团总裁裘黎明,蓝城乐居集团副总裁刘鑫鑫一行来到张西村考察调研,优社创始合伙人马川陪同。

 

张西村,原名西坑村,位于衢州市柯城区石梁镇北高峰白菊花尖的山脚下(海拔1394米),距衢州市区23公里。

 

 

小村四周群山环抱,高山叠翠,白菊花溪、凉亭岗溪和石鼓溪三支溪流汇集穿村而过,民居沿溪相侍而住,灰瓦白墙,疏密有致。因常年沐浴在云烟飘渺之中,“步入张西村,犹如云中行”,被人们称之为“浙西小九寨,清凉休闲谷”。

 

 

从“空心” 到“振兴”

 

原来张西村由于交通不便,是一个出了名的贫困村,全村160余名青壮年劳动力中,80%以上都常年到外地打工,村里基本上就剩一些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村民们渐渐搬离村庄下山脱贫,被政府收回的房屋因无人居住渐渐坍塌,村庄逐步空心化。

 

村内有六七十年代遗存的土坯农房98幢,其中44幢已于多年前实施下山脱贫政策被政府回收。目前,现存户籍有农户54户约150余人,实际居住不到50人。

 

WX20210714-172534@2x.png

△ 张西村改造前实景

 

衢州市柯城区政府高度重视古村落保护再发展的工作,为进一步振兴张西产业,2018年8月在柯城区农业局的积极推动下,张西村引入蓝城乐居优社团队,启动“智多张西”项目。

 

项目包括孵化型小微旅居服务业态如民宿、花房、瑜伽房、无事酒吧、便利店等28个小店,实施整村运营服务。同时,利用张西村原有生态高山茶、竹林茂密等自然农林资源,提升一产,打造乡村农特产品牌,实现村集体经济壮大、村民增富的目标。

 

经过规划与改造,项目一期于2019 年 10 月 1 日开业,便利店、奶茶吧、酒吧、书屋、餐厅、民宿等开门纳客。外出打工的村民也回乡创业了,小村渐渐热闹了起来。

 

b51d118e4ca020b42d53ce5929d524e6.jpg

△ 张西村改造后实景

 

 

激活古村 还之于民

 

张西村主姓张氏,历史源远流长。

 

据张氏家谱记载:张西村张氏后代为汉朝留侯张良的后裔,始祖第34代孙张士洪、张益超兄弟俩迁徙与继承先祖张良于白云山书院修炼业绩有缘,于康熙38年从闽上杭县白沙镇迁徙衢西胜堂源西坑,住居繁衍已有300余年历史。

 

 

延续古村特色,张西村的业态大多都是根据村中民房改建而成,保留了村庄原生态的特征和历史面貌。

 

 

在建设过程中充分释放村庄闲置资源,充分挖掘山区古村悠久历史,将极好的自然禀赋条件与保存相对完整的土坯建筑群落活化。

 

 

村里的闲置资源也被蓝城乐居优社团队一一盘活:村民的泥土房“改头换面”,变成了青年旅社、民宿、酒吧、餐厅等新业态。

 

目前,已经完成29幢农房的改造。这些业态中,85%以上的从业者均为张西村村民,村民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创业。

 

5dbcd2f1fddb5efe1551ac6f9dd4d15b.jpg

△ 改造后的张西村业态

 

村民张三泉住了一辈子的老房子,被蓝城乐居优社团队打造成“植入式民宿”,两个闲置房间装修一新,平常有专门的人员打理。经改造的两个房间2019年国庆期间开放迎客,到2020年国庆账目流水已达1.3万余元。这其中,张三泉能获得60%的民宿收益分成,将近8000元。

 

张三泉告诉衢州日报记者:“过去最愁卖茶叶,现在不同了。过去,老机器做的茶质量不高,也没有销路。”他在张西村种了近3亩茶叶,他家采的茶青卖到60元一公斤,干茶卖到360元至400元一公斤,都比往年高了不少。加工、包装、销售“一条龙”服务带动了村里50多户茶农增收。

 

村民张坤泉说,“智多张西”的带动,让村民种茶收益水涨船高。2020年,张坤泉卖茶纯利润3万多元,而2019年因为茶叶价格低,茶山上的茶叶都没有采完,茶叶收入只有1.5万余元。

 

 

“智多张西”项目启动后,将张西龙头农产品高山茶进行系统提升,为村民增收100余万元。智多张西项目已有超过100批外省市政府、社会团体前来参观学习乡村振兴经验。

 

 

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张西村的成功“活化”得益于当地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与优社团队的赋能与激活。

 

01 “公司化”运营

成立以村集体为主体的管理服务运营公司实施整村经营。用服务营收壮大村集体经济。以专业公司帮带村集体运营公司,逐步培育建立乡村人才体系。引入外部专业培训体系,运用张西村小微服务业态建立乡村振兴服务业态实操培训基地,使本地及周边更多农民得到专业化的实际操作培训,真正实现农民不离乡不离土创业、就业,成为各自乡村的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02 美丽乡村面貌建设

杜绝大拆大建和硬件过度建设,采用充分释放闲置资源的精准建设,保持原村庄肌理与生态,对公共服务场所与经营性小微服务业态集中提升。


03 美丽乡村文化建设

充分发掘张西村当地的历史文化特性,以张良故事为原型进行卡通化再创作,并融合当地的农特产开发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创旅游产品。



△ 张西文创产品

04

发展美丽乡村经济

张西村响应全域旅游倡导,配合周边景区、乡村、旅游项目,定制开发旅游线路、套餐等综合旅游产品,为全域景区和流量做好配套。通过本地化商业和服务发掘市场价值和口碑效应,实现长效的乡村旅游经济成长。

推行消薄卡,打开消费帮扶新窗口。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形式,开设“柯城善品”网络微店,打造“柯城善品”消费帮扶品牌。实施“山里货上网、进城”,培育了张西高山茶、德门龙手工面、九华春糕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借助两地电商平台,依托淘宝、抖音、网红等资源平台和进驻省政府采购云平台拓展渠道。

图片

05

发展美丽乡村低碳共享经济

积极开展共享型乡村旅居业态的研发。在乡村智慧系统的支撑下,动员村民、外来投资客共同打造共享民宿、共享厨房、乡村饿了么、乡村教室、共享茶楼、共享微交通等服务业态,提供全面的高性价比的旅居服务。

图片

06

为美丽乡村注入科技

张西村互联网工具“飞呱锦囊”从全城旅游、资讯导航、农特商城、支付结算、服务变现、流量共享、市场推广、社群交流上全面提升乡村产业智慧化。

图片

07

科技兴农兴林,提质增效发展一产

张西村几乎家家户户种茶树与竹林,这也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智多张西”项目在两地山海协作工程的推动下,一边改造村级制茶厂,提高制茶效率,提升了制茶质量。一边推出张西村高山茶的卡通品牌形象“张小西”,实现高山茶产供销一体化运作。

 

对接国家林草局竹子中心,帮助张西村在科技创新引领下转变竹产业发展方式。围绕低产竹林高品质提质增效,实施竹-木(菌、草、药、畜等)复合经营、夏笋竹资源挖掘培育等,研究集成竹笋食味和安全品质提升关键技术。从生产模式上通过“基地+农户”带动更多农民参与,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规模;通过“专家+项目”组建竹产业研究院和院士专家工作站,不断夯实产业科技支撑;通过“品牌+市场”规范产品标准,拓宽销售渠道。

图片

△ 张西村改造后实景

 

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智多张西“项目的成功落地与实践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徐文光副省长在任衢州市委书记期间曾多次蹲点项目提出要求与批示,希望将张西村在乡村振兴中所包含的多项重要课题进行研究总结,在衢州全市范围内推广。


了解更多
1921→2021,前方到站,嘉兴!
发布时间: 2021-06-28

· 导言 ·

2021年6月25日,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喜庆时刻,一座跨越百年的红色地标——嘉兴火车站,在历经1年改造提升后正式启用,迎来首发的“南湖·1921”红色旅游列车。

59ae053499e862c1857971b24b243784.jpg

△ 嘉兴1921火车站站房

受嘉兴市南湖城投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委托,蓝城乐居负责1921火车站站房室内展陈项目咨询服务工作。

12256757de4550048be61b9ed923af3d.jpg

△ 1921火车站站房顺利竣工

c317662fa6d8ca5031c42d6285ae7bbe.jpg

△ 站房内部实景

 

 

《嘉兴日报》刊文《1921→2021,前方到站,嘉兴!》:

 

  2021年6月25日,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喜庆时刻,一座跨越百年的红色地标——嘉兴火车站,在历经1年改造提升后正式启用,迎来首发的“南湖·1921”红色旅游列车。

  时光回溯百年,1921年夏天,也是嘉兴站,有幸迎来从上海坐火车抵达的中共一大代表,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两个画面跨越时空叠映在一起,充满历史张力。

  跨世纪的波澜壮阔,在百年前埋下伏笔;新时代的惊艳蝶变,则在一年前悄然开启。2020年6月,作为嘉兴“百年百项”重大项目和标志工程,嘉兴火车站区域提升改造工程开始施工。顶尖设计,超高难度,保质保量,一年完成!一年来,嘉兴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统筹指挥,各参建单位勇猛精进、顽强拼搏,各有关方面协同攻关,精益求精,共同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历史与未来,在这里精彩对话。

  初心与匠心,在这里砥砺奋发。

  速度与激情,在这里演绎传奇。

  当一座火车站的故事与一个大国、一个大党命运交织,故事里的所有细节都暗含着时代深意,涌动着磅礴力量!

 

  谋深虑远——

  在“森林中的火车站”,镌刻为民初心

  【关键数】从1到100

  “我几天前就买好票了!6月25日最早一趟车从上海出发,7点半就到嘉兴站!”昨天,上海师范大学教师岳钦韬说话间难掩兴奋。作为在上海多年的嘉兴人,他十多年通勤往返,对嘉兴站感情深厚。听说闭站改造1年的嘉兴站即将启用,他迫不及待想看它惊艳亮相。

  翘首以盼!岳钦韬说,嘉兴人早就盼着火车站改头换面了。这一年来,每次看到通宵达旦施工的场面,看着“森林中的火车站”一步步变成现实,他倍感欣慰,更由衷感佩建设者们。

  改造呼声由来已久。原来的嘉兴火车站1995年建成,按最高日均发送旅客2500人次设计,但2019年日均发送量已超1万人次,4000平方米的站房拥挤嘈杂,设施老化陈旧,越来越无法满足需要。周边环境也差,交通拥堵,与城市发展不相协调,亟待提升品质。

  民心所盼,政之所向。“它首先是个重大民生工程,出发点是为了改善民生。”市委书记张兵说。与此同时,这还是庆祝建党百年的必然要求。这里是新时代“重走一大路”的重要节点,“改造提升嘉兴百年老站,既是对百年光辉岁月的缅怀和致敬,更是嘉兴面向第二个百年、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标志。这寄托着人民群众对党的深厚感情,也是嘉兴应有的政治担当。”

  嘉兴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改造提升!必须引入一流设计团队、一流施工单位,奋力打造彰显嘉兴华丽蝶变的百年精品和典范工程!

  “一个城站引领一个方向”“一个契机带来一个跨越”,面对这样的大局意识和前沿眼光,什么样的设计方案才能不负期待?

  以高标准严要求反复比选,最终,MAD创始人、著名建筑设计师马岩松以其世界眼光创造性地提出打造国内首个“森林中的火车站”,这个生机勃勃的创意打动了所有人。

  这是怎样一座“森林中的火车站”呢?

  如今,奇思妙想已变成现实,以其开放亲民的姿态欢迎人们去一探究竟。

  它敬畏历史,传承文化。

  MAD设计中的一大亮点就是1:1复建1921老站房。走进火车站北广场,古色古香的青红砖老站房迎面居中,刹那间让人梦回1921;新站房则通过下沉降低高度,“漂浮”的屋顶在两翼舒展。建筑静默无言却充满时空张力,让历史、当下与未来对话。

  它生态绿色,以人为本。

  走进嘉兴站,你会发现身处林中,广场上郁郁葱葱,玻璃幕墙映出婆娑绿影,火车仿佛在森林中穿行,这在众多火车站中当是独一无二的体验!

  “我当时看到火车站就在南湖和人民公园边上,就想着在生态环境这么好的空间里建一个火车站,它一定要融于自然环境,必须是绿色的、生态的、亲民的。”马岩松告诉记者。

  怎样在繁华市中心,神奇地打造35.4公顷城市绿洲?古典园林的“借景”智慧在这里得到巧妙运用。人民公园几千棵树全部保留,与火车站打通,让公园绿地成为火车站的广场,开放给市民共享。南广场的建筑屋顶则建成大片环绕绿坡,成为时尚惬意的休闲场所。

  绿色还体现在低碳可持续的理念上,新站房屋顶铺装了1.2万块光伏组件,预计年发电量11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碳排放1000吨。同样,亲民还体现在各种人性化细节上。比如全下沉式站房让旅客不用再拎着行李上上下下;全明玻璃窗让站房引入充足自然光;吊顶采用吸音材料,让火车站不再吵吵闹闹。

  它现代时尚,面向未来。

  站在宽敞明亮的乳白色候车厅,回头透过巨大玻璃窗看到的是致敬历史的1921老站房,面前则是通向未来的时光隧道。南广场上七个玉玦造型的建筑,灵感来自7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造型又极具未来感。事实上,整个火车站的设施建设、交通组织都是现代化的。整个区域品质提升,重新梳理规划交通组织,让城东路下穿,地下一层接入现代有轨电车,实现有轨电车、公交零换乘。

  它突破条条框框,颠覆传统火车站的惯性思维,试着开创一种未来城市公共建筑的新模式。

  “嘉兴火车站将变成一个日常的、艺术性的、开放的绿色空间。它不再只有单一的交通功能,而是以混合功能最大可能地满足人的需求。”即使对于以创新著称的马岩松而言,嘉兴火车站仍被他视为颠覆性的代表作,他在自己设计的这第一个火车站项目里,创造了众多国内之最:首个“森林中的火车站”,第一个站房内引入大型乔木……

  还有一个“最”——“全国最低矮的火车站”,马岩松笑称,这是他第一次把城市最重要的门户建筑“消解”了。相较于很多地方火车站追求恢宏、高大,嘉兴火车站反倒特意让站房下沉,更追求人性化、小而美。

  设计师的新颖创意难,更难上加难的是,这样一个“天马行空”的创意,为何能在嘉兴切实落地?不仅设计方案被采纳,嘉兴还开创了一种“设计师驻场制度”,让MAD、中铁四院、同济设计集团的设计师驻场办公、一线协调,全过程严控品质、把关风貌,让好的设计真正得到完美呈现。

  “只要真正为老百姓谋福利、符合人民群众意愿,我们就会支持!就有拍板的底气!”城市决策者如是说。尊重历史、城市更新、绿色低碳、智慧人性,共同的理念追求,让一种前沿建筑理念与一个城市的为民情怀同频共振,产生了绝妙化学反应。

  中共一大在红船召开之时,就把人民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之上。建党百年之际,红船起航地嘉兴在重大工程建设中也深深镌刻着为民初心。从1到100,这座城、这个国家早已发生沧桑巨变,而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勇猛精进——

  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里,砥砺红船精神

  【关键数】1分钟 VS 1年

  “森林中的火车站”令人无限向往,然而,一年建成这样的“超级工程”,工期异常紧张,任务格外艰巨。

  “最初接到任务时,我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建八局嘉兴火车站项目经理姚士帅坦言,他在建筑行业14年,从没做过工期这么紧的项目,压力非常大。

  极限工期之外,工程难度之大前所未有!

  MAD的设计采用大量异形、曲面、玻璃幕墙,大量采用新材料、新工艺,都对施工提出了高难度挑战。而且这是火车站整个区域的有机更新,涉及建筑、园林、古建、结构、幕墙等20多个专业,“除了机场专业以外全部都有,平常花10年、做五六个大项目才会遇到这么多问题!”

  现场协调之难更前所未有!

  据嘉服集团总经理姜铭恩介绍,3家设计单位、3家施工单位、3家监理单位、20多个专业相互配合,地方与铁路方面沟通协调,高峰时5000多人同时作业,多项施工交叉进行,特别是这里地处市中心,空间狭小,内部没有交通组织,没有堆场,沟通协调千头万绪,极其困难!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何变成可能?

  对于嘉兴市委市政府来说,这是一次系统决策指挥、统筹管理的大考。

  “这么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建立系统化推进机制。”市委书记张兵要求,要牢记百年使命、汇聚百倍合力、打造百分工程。嘉兴创新建立四方面十二大机制,实现战有章法,紧而有序、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

  比如领导联系机制。张兵直接挂帅,亲自统筹谋划、指挥协调,先后多次到现场听汇报、解难题,做攻坚动员,慰问一线工人。相关市领导联系项目,每周召开例会协调解决问题,整个项目施工期间解决近百个重难点问题。

  再比如部门联动机制,市级层面专门成立工程建设指挥部,全市各地各部门全力支持项目建设,形成全市“一盘棋”;路地协调推进机制,使地方与铁路畅通沟通渠道。所有管理人员下沉一线,问题一线处理,当日事当日毕。24小时巡查机制守牢安全底线,党建引领、立功竞赛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对于工程建设者来说,要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如此重大工程,更是严峻考验。

  一路与时间赛跑——

  中建八局、中铁四局、中铁建工,三支南征北战的建设铁军在嘉兴火速集结,从讲政治、讲大局出发,选配最强力量投入战斗,强化支持保障,尽锐出战,使命必达!

  地下工程庞大复杂,深基坑施工要挖150万方土,按正常速度要挖3个月,施工单位火速从苏浙沪调集人员、设备、车辆,360台设备同时施工,各网格比拼作业,大大缩短工期。

  施工期间火车一直正常运行,每天开行160对列车,高峰时期十几分钟一班车,给站场施工造成极大困难,尤其是在铁轨下面开挖5条下穿通道,更像走钢丝般挑战极限。施工单位全部在半夜11时至凌晨两三点的封锁“天窗点”内施工。深夜,城市早已入睡,这里却灯火通明、火花四溅、鏖战正酣,建设者们紧张忙碌地封锁、断轨、拆除、拨接……把每项任务精确到分钟,确保每个环节完美无误!

  倒计时就是冲锋号!施工作业环环相扣,为了给后续施工创造条件,所有人五加二、白加黑、晴加雨,连续几个月24小时轮班作业,三班倒不行就四班倒,众志成城打响一场场攻坚战!

  一路与困难作战——

  场地狭小,交通组织难,于是大车转小车、小车加人力,硬是一起咬牙完成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用钢超过8.5万吨、70万多方混凝土、150万方土的惊人工作量。

  梅雨时节,建设者们长期泡在泥泞工地里,黝黑的脸上分不清是雨水、汗水还是泥水;炎炎酷暑,工人们暴晒在日头下,坐在滚烫的钢梁上把无数螺栓一一焊接牢固;寒冬腊月,建设者全体留在工地过春节,每天从早到晚爬上爬下,分秒必争奋力作业。

  还有一个个知名或不知名的建设者:他,将年迈的父母托付给别人,在项目组泡面加上行军床,一干就是一年;他,在孩子的呼唤声里决然转身,为了早一天也好,戴上头盔就化身义无反顾的钢铁战士;他,昼夜泡在工地连轴转,连千里迢迢赶来的新婚妻子都见不上面;他,在雨水泥泞中泡了两个月,又黑又瘦的身影带着工友打下7000根工程桩基……

  “抗疫情、战酷暑、斗风雨,不计得失、不辱使命,能在建党百年之际,奋斗在红船起航的地方,我们感觉无上光荣,再苦再累,也要拼尽全力!”中铁四局项目负责人陈全动情地说。

  几千名建设者,360多个日夜,

  只为这城市一个蝶变的梦想!

  工地、脚手架、挖掘机、铁轨、钢梁,

  就是他们拼搏的战场,

  车轮滚滚、机器轰鸣、电钻交响,

  就是他们攻坚的乐章!

  提前7天完成南半场改造,提前1个月完成北半场改造,提前37天完成地下通道施工……参建单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对标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目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施工纪录!

  “嘉兴火车站是我经历过推进最快的项目,而且呈现完美,比预期更好!”马岩松由衷感叹,这次真正见证了红船精神和嘉兴速度,整个团队那种勇猛精进、时不我待的精神,真的了不起!

 

  极端负责——

  在一砖一瓦的极致匠心里,诠释“嘉兴担当”

  【关键数】1毫米与33万平方米

  “工期再紧,也要守牢安全底线;工艺再难,也要守护质量底线!”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有关领导多次到现场调研、督查、慰问,最关注的始终是安全、质量。

  市委书记张兵要求:“迎接建党百年,打造百年精品,必须锚定‘一百分’的目标追求,干出最优效果。”

  复建1921老站房是重点,也是难点。

  “1:1复建老站房,其意义远远超过建筑本身,这其实成了整个火车站片区的一个精神核心。”设计者说。

  然而,年代久远的老站房只有几张模糊的老照片,如何真实还原?古建、园林、材料专家齐心协力,从大量历史资料中寻找线索,从尺度、材料、风貌上完美复刻。建设者们还独具匠心,取南湖湖心泥为原料,用嘉善干窑的千年炉火烧制青红砖,并篆刻“建党百年·2021”字样。

  “砖都是手工制作的,21万块青红砖全部由人工挑选、打磨,保证每块砖的颜色、尺寸、形状相近。”中铁建工嘉兴火车站项目总工张富祥说。

  为了保证美观和复原度,施工单位请来最好的老工匠,采用独特的砂浆比例和高超的砌砖技术施工。“所有灰缝都保持在8毫米,使每一层砖面齐整有序。”张富祥说。最罕见的是,泥工像织布机一样从水平、垂直两个方向拉满密密麻麻的校准线,确保每块砖精确到位,这是真正的“慢工细活”。有时因为一块砖的误差,可能整个上午砌的砖都得拆掉返工。

  新站房的吊顶施工,也是工程一大难点。

  吊顶采用新型的穿孔复合阳极氧化铝板,由于全是极简双曲面造型,每块铝板都由电脑建模、手工拼装。为了吸音降噪,1块7平方米的铝板上要打上万个吸音孔。“每个孔径1.2毫米,拼接缝1毫米都不能错,才能保证曲面平滑、严丝合缝。”中铁建工项目经理凡靠平说。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吊顶负责人刘文海带领团队从全国比选材料供应商,前后花了3个月现场反复测试打样30多次,才最终确定超高精度施工方案。而中铁建工在施工各环节反复送样1000多次。在刘文海看来,这就是一种极致的工匠美!

  玻璃幕墙上最大的玻璃5米乘9米,安装误差必须控制在几毫米。重达几吨的大块头吊装困难,稍不注意整块玻璃就废掉……

  33万平方米的建筑体量,精确到毫米的极致匠心,反差对比如此强烈!

  以匠心致初心,这样的极致追求还体现在各个环节。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做深化设计,20多个专业100多位工程师密切配合,在每个细节处“死磕”。玉玦的圆环结构怎么实现,极简外立面上空调机怎么藏起来,屋顶上怎么种草种大树……“每个人都拿出最专业和诚恳的心,把事情做到最好最细!”项目负责人姜都说。

  对于中铁四院嘉兴项目负责人田聪来说,最头疼的是各种新颖设计跟铁路传统思维的激烈碰撞。传统火车站广场不允许种树,现在却要打造森林;传统候车室显示大屏四四方方,这里却要定制曲面屏;其他火车站都是统一的标识标牌,这里全部采用新版式新工艺……为此,中铁四院一次次沟通突破,一次次全力让创新落地,最终在行业系统内开创多项“第一”。“我深深感受到嘉兴时时处处体现着首创、奋斗、奉献的红船精神!”田聪由衷感叹,红船旁的百年火车站以创新和匠心成就新时代行业标杆。

  无可比拟的政治优势,舍我其谁的实干担当,汇聚起磅礴力量!

  红船精神的砥砺激荡,勇猛精进的拼搏攻坚,创造着嘉兴速度!

  一砖一瓦的极致用心,止于至善的工匠精神,精研出百年精品!

  家国情怀、世界眼光、审美情趣、工匠精神、极端负责——嘉兴这20字城市建设理念,在这精品工程的锻造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汽笛长鸣,一辆时光列车从历史深处隆隆驶来,在嘉兴站驶过百年,无意中将这座火车站的身影拓印在史册之中,映照出一个大国的百年命运、一个大党的百年初心。

  顺着铁轨溯源百年,嘉兴火车站诞生于风雨飘摇的旧中国,也曾在军阀混战中艰难求生,在日寇铁蹄下遭受苦难,然而,1921年的红色起点终于带它奔向光明——让它在新中国喜获新生,在改革开放中绽放活力,在新时代惊艳蝶变,开启百年新征程!

  从1921到2021,前方到站,嘉兴!这是一个新的百年经典,一座新的传世之作。正式启用的嘉兴火车站,成为新时代“重走一大路”的重要节点、嘉兴人民共建共享的城市客厅,成为标注新时代精神的红色地标。

  从一座火车站,看嘉兴蝶变跃升。在红船起航地,看见美好中国的未来!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杨 洁 迟伟涛

 

 

蓝城乐居集团由宋卫平先生任董事长,中国政府代建事业引领者裘黎明任企业负责人。以轻资产代建业务为核心,下辖设计、咨询、景观、精装、科技、物业、产业运营等多家专业公司,为政府及企业提供以房地产开发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的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

 

我们始终把社会综合效益作为第一目标价值取向,把公司定位为以商业模式运营的社会公益事业。以党建引领,以房产专业助力美好生活,是蓝城乐居的使命与责任。


了解更多
从杂草丛生到网红打卡公园,邑墅半年内变美!
发布时间: 2021-06-25

“7年,让你等得太久了”,承载着邑墅业主多年的期盼与梦想,浙商资产、蓝城、中奥置业携手盘活不良资产,推进邑墅蝶变。

 

年初,在金华市委、市政府,婺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在资产重组各方的努力下,蓝城邑墅顺利开工。

 

0653972373dc6d50858ea8ecb60c0488.jpg

项目开工仪式

 

随着项目建设的稳步推进,蓝城邑墅一期主入口及中心公园景观提升改造项目进场施工。摆在景观团队面前的却是杂草丛生、零乱不堪的现场,景观提升改造迫在眉睫。

 

d353bf6a3f45fb75d98b251d4ad24f60.jpg

原中心公园区域景观

 

2月初,蓝城乐居集团产品中心启动项目景观设计工作,完成概念方案,提报蓝城集团产品中心评审,2月底方案评审确认,启动深化设计工作,3月中旬正式进场施工,景观提升改造工程紧锣密鼓地展开。

 

景观管理线10天内组织多次方案评审,现场管理人员及时跟进,在充分解读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根据现场灵活优化施工方案,结合现场情况因地制宜、合理排布、精心管控。

 

 

922f7f77d2b4faee7645e02a0156d121.jpg

日常景观会议

 

为加快工程进度,产品中心景观条线相关负责人驻扎现场盯进度、控品质、优方案,控材料、定样板、频交底。指导地形堆坡、标高梳理、苗木品相、大树定点、线形流畅度、童玩区布局、工艺工法的落实……

 

依据委托预算,蓝城乐居保留了原有建筑体系及布局特点,结合生活服务诉求和当下审美趋势,重新审视规划一期景观样板区:

 

 

3f1ec41af332251223b98d286e5f5dfb.jpg

▲入口道路形似字母“Z”,英文zone意指区域,与“邑”相通,异域的法式居所,彰显浪漫情怀

0f1f21ec39df32b009a93d435286c521.jpg

 ▲样板区内原有景观水景的利用及优化措施

a3e1771642049d9ae54b6d241636123c.jpg

中心公园设计平面图

▼ 原生特色苗木保留,通过移栽营造雅致幽静的林下空间:

WX20210706-092021@2x.png

 

4月17日,项目生活体验馆顺利开放。

 

da5d912c0a676bd3955432a5470d58bf.jpg

生活体验馆开放

 

 

5月1日,中央公园如期开放。

 

 ecbca54f663e62c2790ad64b63310b44.jpg

中央公园看房通道


5月15日,邑墅项目样板房顺利开放,儿童游乐设施和休闲坐椅、趣味小品全部完成。主入口和中心公园以全新的面貌面世,来访人员络绎不绝,中心公园俨然成了网红打卡地。

 

18b9d2da467126524ff23dd1d5c7c622.jpg

生活体验馆人气火爆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一份付出、一份收获,蓝城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54d1afc49150ca0567b8c0777a6ad2b9.jpg

中心公园改造前

7f2f690e7e6e2984f5422deee917d8f3.jpg

中心公园改造后

 

1c476d939d6e07e8a9d3e468b73a5389.jpg

景观改造前

4ae1dedcd92c21092308abc85a703801.jpeg

景观改造后

 

6月18日,蓝城邑墅传来喜讯,首开房源当日售罄,蓝城的品质与口碑再次得到见证。

 

5199e42afc613a30276679cf39ee6d10.jpg

首开热销 完美售罄

 

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蓝城一直把社会综合效益作为第一目标价值取向,把公司定位为以商业模式运营的社会公益事业。这个社会综合效益表现为对社会和城市的责任,对股东和合作方的责任,对客户和员工的责任,以及对产品和服务的不懈追求。

 

重启半年,邑墅项目已焕然一新,赢得新老业主、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秉持“为更多人造更多好房子”的理想初心,蓝城乐居将一如既往的“用公益心、做共益事”。


了解更多
蓝城乐居研究院院长陈斌在杭州市农业产业团队专家研修班开课
发布时间: 2021-06-23

6月23日上午,由杭州市农业农村局主办的“杭州市农业产业团队专家研修班”在杭州农业大楼开课,蓝城乐居研究院院长陈斌作为未来社区专家出席并授课。

 

杭州市级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组长、信息员和相关专家,各区(县、市)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首席专家、科教工作相关负责人等三十余人参加培训。

 

8a4e88161a5bec67ce438e47f7a7d694.jpg

培训现场

 

陈斌院长以《浙江未来社区探索与实践》为主题,对浙江省未来社区政策体系进行了详细解读,分享了杭州始版桥未来社区、杭州瓜沥七彩未来社区、缙云名山未来社区等优秀案例,解析了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中的重要创新举措与数字化技术解决方案。

 

fb405f66b374a0d7d2dcd09c50b22c78.jpg

蓝城乐居研究院院长 陈斌

 

“未来社区”是“数字浙江”一号工程,结合了现实社区和数字社区,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的价值概构,力争改善大民生,驱动大投资,带动大产业,促进大转型,推动浙江的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最终实现“人民美好生活”。

 

在国家大力倡导去房地产化的背景下,未来社区建设通过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赋能催生房地产业的颠覆性变革。

 

陈斌院长表示,在未来社区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浙发改基综函〔2021〕228 号提出的落实分项指标五个原则:突出以人为本、绿色低碳、智慧互联、统分结合、场景营造。区别于传统社区建设,未来社区应加入数字孪生技术,融合贯穿三化九场景的实施运营,即未来社区的建设必须在全生命周期同步规划、设计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建设集成。

 

作为美好生活综合服务商和政府代建行业引领者,蓝城乐居在物理代建基础上,结合未来社区的建设思想,整合数字化解决方案,与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华为、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城市大脑独角兽企业数梦工场、杭州设维、上海企数等数据和数字机构共同合作,优化集成数字代建模式:“城市大脑—社区微脑—社区场景服务管理—社区服务业态和应急体系”的逻辑构架,为未来社区试点项目的业主和客户提供“数字+物理”的双代建全过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服务。形成蓝城乐居未来社区“双代建”服务模式。

 

38c625ede15c4b4331690c0dc6a201d5.jpg

乐居案例:缙云名山未来社区鸟瞰

 

依靠政府代建领域的深厚积淀,蓝城乐居将围绕美好生活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探索,力争将每个代建作品打造成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创新社区治理的生动实践。


了解更多